WFU

網站頁籤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資產配置3角色,教育費準備更出色





作者:熊國維

如果教育可以計算報酬率,你會為孩子準備多少教育費?

金融機構調查,台灣有4成的家長願意協助孩子出國留學。投資教育,就是希望孩子能「增加外語能力與國際觀,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有更多工作機會。」這樣的想法,就是教育的投資報酬率。 
過去有研究計算孩子未來的收入與投入的教育費,得出對應的投資報酬率。 家長都希望投資教育讓孩子獲得最大的「淨利」,可是光準備教育費就讓許多的爸媽傷腦筋。
 
教育費帳戶有助形塑孩子對未來的抱負。堪薩斯大學研究顯示,如果趁孩子還小就開了大學教育金帳戶,孩子上大學的機會是原本的3倍。原因是,教育費帳戶有助形塑孩子(父母)對未來的抱負。
身為3寶的爸媽,有一樣的煩惱。除了手把手教孩子認識金錢,也希望盡早幫孩子準備教育費。教育投資長達10~20年,銀行利率越走越低,準備教育費帳戶沒辦法只靠存款,一定要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我們會考慮哪些事? 


投資理財要考慮哪些事?


心意不停損。教育費的準備來源,部分是長輩的贈與,部分是我們的收入。太太希望孩子能夠完整的接收長輩贈與的心意,這個部分希望選擇安全、保本性比較優先的工具。
終點要穩定。準備教育費跟退休金不同。教育費有兩個特性,一是時間沒有彈性。要出國讀書時,就是要使用,無法延後或取消。其次是會在短時間提領完畢,無法等待市場循環。因此,投資終點必須要獲利穩定。
賺合理報酬。不以賺取超額報酬為目標,透過長期投資,獲得合理的市場報酬。
 
心意不停損、終點要穩定、合理的報酬,是我們在準備教育費投資理財時會考慮的事項。事情考慮完了,怎麼做才能讓準備教育費更出色?


怎麼做?讓準備教育費更出色


保險、股票ETF與債劵ETF做資產配置綠角的資產配置課程,建議教育費採用股票ETF(30%)+債劵ETF(70%)的初始設定。自己做了一些功課後,決定用3個角色,幫孩子打造教育費帳戶:

保險(30%)+股票ETF(60%)+債劵ETF(10%)

角色一:保險
避人的風險,讓心意不停損。30%的保險加入資產配置,是為了避險。一方面藉由明確詳列的保價金,去避開因人為所產生的投資風險,造成心意停損。另一方面,教育費有部分是靠我們的收入來準備,透過保單的「雙豁免機制」,當要保人(家長)或被保險人(小孩),有一方的健康狀況不如預期時,此部分比重依然可以如期準備完成。
保險在資產配置的角色,是避人的風險。讓長輩的心意完整保留,讓孩子要用錢時,一定有筆錢可以用。追求長期成長的部分就交給股票ETF。

角色二:股票ETF
避錢的風險,保有成長動能。對資產配置的認知,是先避險再獲利。另外,需要獲利長期成長的投資組合,要以股票為主力。60%的股票ETF做全球化的投資,讓風險降低,又保有一定成長動能。
為什麼調升股票比例?因配置了在準備終點已確定的保險,所以在股票ETF初始配置上可以接受風險稍高的投資組合。
股票ETF在資產配置的角色,是避錢的風險。藉由全球化的佈局,透過長期投入,賺取合理的市場報酬。

角色三:債劵ETF
讓資產減損少,恢復快,以及做「再平衡」。以10%美國公債的債劵ETF為主,過往投資組合中搭配美債ETF有兩個原因,一是賺取配息收益,二是抵銷股票下跌的損失。
為什麼大幅減少債劵的配置比列?這幾年債劵殖利率持續走低,配息收益已不顯著。當市場資金過多時,股債之間漲跌的相關性也並非都是負相關,可能會齊漲齊跌。既然已經配置了與股票無相關性的保險,所以調降債劵比例。
債劵ETF在資產配置的角色,是讓資產減損少,恢復快,以及做「再平衡」。

保險與ETF做「再平衡」。一般「再平衡」是指定期將各標的比重調整回初始設定。教育費強調的是,投資終點必須要獲利穩定。這裡的「再平衡」指的是,隨著孩子成長,獲利增加,初始的60%股票,每5年調降10%,多出來的部分可轉入債劵或保險。透過保價金,隨時間自然拉高比重。另也可藉由保單的「保額增加權」定期投入,增加保單的比重,讓整體資產更穩定。

準備教育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最可能完成的計畫,而不是獲利最高的計畫。保險、股票ETF與債劵ETF,3個資產配置的角色,讓我們準備孩子的教育費可以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