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解剖醫責險:有責任再出險。會賠嗎?






作者:熊國維

你知道,保險權利,2年不行使就失效?
OO醫院(師)非常清楚這樣的權利。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樣的認知讓他們在往後的理賠上大吃一驚。

OO醫院向保險公司投保醫師業務責任險,保險期間為92.12.12零時起至93.12.12零時止。之後每年續保至98.01.03零時止。93.06.21郭OO至醫院開刀治療,卻於93年9~10月間發生下半身癱瘓,病患認為有醫療疏失,進而提告,醫院於97年6月間向保險公司通報出險,並於97.08.26以150萬元與郭OO達成和解並清償完畢。保險公司卻表示拒絕理賠。理由為何?

什麼是醫師業務責任險?


被保險人因經營醫療業務在保險期間內於營業處所內發生醫療過失責任,致第三人受有體傷或死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負給付保險金之責。

不保事項內容?

於本保險單有效期間內發生被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而被保險人未在保單期滿後6個月內提出賠償請求之賠償責任。


為什麼會有爭議?








判決書怎麼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8 年保險字第 2 號民事判決 



後續無上訴資料


醫者為什麼誤解?


從判決文推測,有3種可能。

一、「提出賠償請求」與「給付保險金」2種責任的混淆
「提出賠償請求」責任。白話說就是「出險」,看的是通知保險公司的時間有沒有在約定內。
「給付保險金」責任。須符合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之約定。看的是責任確定的時間。

二、「保單滿期」的誤解
醫師業務責任險是一年一約的險種。保單滿期是指當年度保單到期日,既使之後續約,事故發生的年度保單到期日也不會因此而往後推延。就算OO醫院續保至98.01.03也不會因此後延。

三、「2年請求權」的誤解
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2年不行使而消滅。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人之請求,係由於第三人之請求而生者,自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受請求之日起算請求之日是指知道要被告了的時間而不是責任確定的時間。因此起算日應該是93.10月左右,到95.10月行使權便已消滅。


結論


「原告固因前開醫療糾紛涉訟,然於該案判決確定前,原告是否有應負賠償責任之情事尚未確定,須至97年8月26日原告與訴外人OOO達成和解後,方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並進而產生保單中提出賠償請求之義務。」這是判決書裡原告(醫者)的自訴。
這段話我很有感,醫責險就是為了轉嫁醫療糾紛的風險,為什麼醫者會有這樣的誤解?是對內容的不了解?還是接收到不正確的資訊?為避免這樣的誤解,可以怎麼做?就個人的學習提供1點建議。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解剖醫責險:先和解,鑑定卻無責任。賠不賠?






作者:熊國維
行醫走跳,醫者如何安全下莊?
常聽身邊學法律的朋友說,「瘦的和解,贏過胖的訴訟」。這也成為自己在開始學習「醫師責任險」理賠時候的處理準則。然而,究竟什麼樣的「和解」才可以讓醫者安心?在實務上我們都會建議醫者,責任未釐清前不要簽和解書。可是當醫者真正面臨醫療糾紛時,往往會想盡快達成和解,可能會在責任未確定前便達成和解,如此當醫者申請理賠時,會引發哪些爭議呢?事後醫者被認定無責任,保險公司可以因此不賠嗎?

90年8月,李OO(化名)於韓OOO(化名)診所接受流產手術,詎料,注射麻醉藥劑後,引起休克後死亡。事後家屬質疑有醫療疏失,故提出刑事及民事賠償之訴訟。韓醫師沒想到自己會遇到這種事,當時有向保險公司投保醫院綜合意外責任險,保額為400萬元。因此請保險公司協助與家屬進行協商,在保險公司的參與下,與家屬於90年8月10日達成和解,同意賠償620萬元,當時韓醫師的責任尚未釐清。鑑定結果出爐之後,韓醫師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卻不願給付,理由為何?


什麼是醫院綜合意外責任險?


被保險人因經營業務在保險期間於營業處所內發生下列事故,致第三人受有體傷、死亡或財物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且在保險期間內初次受賠償請求時,保險公司依保險契約之約定,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一、公共意外責任
二、醫療過失責任
被保險人之醫事人員在營業處所或外派執行醫療業務時,因過失、錯誤或疏漏而違反其業務上應盡之責任,直接引致病人體傷或死亡之事故。

條款如何定義承認、和解或賠償之參與?

除必要之急救費用外,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就其責任所為之承認、和解或賠償,未經本公司參與者,本公司不受拘束。但經要保人或被保險人通知本公司參與而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藉故遲延者,不在此限。


責任未釐清就和解容易發生的爭議?


1.責任保險是否以被保險人在執行醫療業務時,違反其業務上應盡之責任,為賠償之先決要件?

2.保險公司是否有參與和解過程或同意和解結果,而應負擔保險之責?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願給付?


韓醫師在糾紛發生時,未等待醫療鑑定結果出爐,便急著與家屬和解及給付和解金,結果之後的醫療鑑定認為韓醫師在醫療行為上,應無過失。保險公司認為,既然韓醫師無依法需要負的賠償責任,就算保險公司有參與和解過程,也不因此而需要理賠。


判決書怎麼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保險字第 158 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2 年保險上字第 72 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5 年台上字第 2820 號民事判決

上訴駁回。


結論


判決結果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一、二審法官用不同的角度來判決。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麼判?你是醫者會希望是哪一個結果?從保險的角度,該不該理賠?
儘管本案例在高等法院判決勝訴,然而整個過程曠日費時,應也不是被保險人當初的本意。 如何避免發生這樣的事,依自己的所學提供3點建議做為結論。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拼退休,靠工作可以嗎?





作者:熊國維

你是否想過,退休是誰決定?

有些人會說是責任決定。有些人回答是公司、老闆決定。更多人則認為是自己。當我們再進一步問,自己怎麼決定?「錢」是最多人的答案。

你的工作可以讓你自己決定退休嗎?如果不行,你會如何準備?

從前有個小村莊,有兩位好友保羅與阿諾。
有一天村長決定雇用兩個年輕人穿過山谷,把山上的泉水運送到村裡來。
報酬按照他們每天運水的數量來計算,他們非常興奮馬上投入工作,每天早上他們提著水桶來往山泉和村莊之間,他們很努力的工作把水運到村莊,來賺取收入。

一段時間後,阿諾想:若要增加的收入,就要換更大的水桶,然後就可以提回更多的水,他相信有了更多的收入,很快就可以得到夢寐以求的房子;而保羅也在思考一樣的問題,只是他在思考著如何更輕鬆但能賺到更多、更久的方法,有一天他終於想到了方法,他打算拉一條水管直接把山泉水引到村莊裡來,有了這條水管後他就能將更多的水引到村子裡來,也不需要在每天提水了。

於是,他邀請他的好友阿諾一起拉水管,但阿諾拒絕了他。阿諾腦袋裡只想著今天能賺到多少錢以及能買到什麼,用賺更多的錢去實現夢想,而賺錢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更大的水桶。保羅不死心,於是他跟阿諾說,不然這樣,在我建造水管的期間,你將收入的20%交給我,然後等水管建好了,除了原本你交給我的錢之外,每年我再還給你這些錢的2.5%,然後給一輩子,你覺得如何。

阿諾是個聰明人,聽完後開始思考,哪一個方法對自己最好?

方法A,只用大水桶賺錢。年輕的時候或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入,讓自己買新衣服,建造了更大的房子,過著還可以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年紀大了,身體可能就開始出現疲勞而無法負荷水桶的重量,如此收入也慢慢開始減少。或者,在提水的過程中,不小心受傷而無法提水,收入從此便中斷了,該怎麼辦?

方法B,跟保羅一起拉水管。建造這個水管可能要花了不少時間跟心力,在建造水管的時間裡獲得的效益並不明顯,而且村長可能會找別人來提水,生活將無以為繼,很難撐到將水管拉好,賺取收入。

方法C,用大水桶賺錢,且提撥20%收入給保羅。或許沒辦法住更大的房子,大魚大肉享受更好的生活,可是當自己無法負荷水桶的重量,收入也慢慢開始減少的時候,卻可以為自己提供一份替代性的收入。而且,當幾年後水管拉好了,不需要自己在每天提水桶就能把水運到村裡,即使當自己在睡覺度假的時候,水管的水都能不斷的幫自己賺錢。

看到這裡,你會建議阿諾選擇哪一個方法?為什麼?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負利率時代,如何"保"住你的退休金?





你是否曾想過,存在銀行裡的錢,不但沒有利息,還越存越少?

9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發文呼籲美國聯準會(Fed),「聯準會應該將利率降到零,甚至祭出負利率。」

1週前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斬釘截鐵表示,若有必要,日本「當然」調降短、中期利率。市場解讀,日本把進一步調降其負利率做為因應外在風險的首要工具,預期日本央行最快本月底可能再度降息。

美日兩國相繼提出已「負利率」做為經濟手段,究竟什麼是負利率?對我們日常生活又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負利率?


負利率指的是民間金融機構把錢放在中央銀行,非但沒有利息,還得付錢給央行,此舉當然是希望藉此讓銀行將資金轉向市場,以提振經濟跟消費。直覺上來說,在負利率的時代,金融機構也會轉嫁負利率到存款戶身上,使存款戶存在銀行中的資產減少,事實上,銀行仍不會將負利率全部直接轉嫁給存款戶,至多降至零利率為止。換言之,負利率只會出現在央行之決議利率,不會吸取一般儲蓄者的存款。
既然這樣,那跟我有什麼關連? 


負利率的影響?


從負利率的解釋上來看,似乎跟我們沒有太直接的關連,但是其背後所牽動的整體國家經濟體乃至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卻是有相當大的影響。

根據費雪效應公式

實際利率=名目利率-通貨膨脹率

雖然銀行不會將負利率轉嫁給存款戶,可是利率依然可能降至0。當銀行利率為0,通貨膨脹率為2%時,實際利率則為-2%。假設阿保有10000元存在銀行,那麼一年以後,阿保的資產不但沒有增值,反而縮水了200元!
如果負利率會讓一般消費者的資產縮水,為什麼美國跟日本都還希望實施負利率政策? 


為什麼要實施負利率?


讓我們從離我們最近,也是最早實施負利率的亞洲國家「日本」看起。日本於2016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想要擺脫通貨緊縮的惡夢。穩定的通貨膨脹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穩定的經濟成長,但是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不景氣循環當中的日本,消費者已經不想花錢消費,而企業也不願借錢進行投資。負利率政策目的就是要把保守的日本民間銀行,將放在中央銀行裡面的錢給逼出來到市場,變成可以成為民間投資與消費的熱錢。期望借此為日本的經濟注入更多的活水,早日達到消費物價指數提升至2%的目標。
負利率只會發生在日本嗎?

 

負利率的蔓延


在日本實施負利率之前歐洲央行、丹麥、瑞士及瑞典就已先行實施。負利率的蔓延並未止於日本,最近美國、德國與南韓都不排除實施零或負利率的可能性。為什麼負利率會蔓延?當歐日央行實施負利率後,來自這些國家的資金會開始大量買進正利率債劵如美債,或是負利率比較少的公債,藉此賺取利差。這結果導致債劵價格上揚,加速全球公債負利率/低利率化。另外一個原因是來自各國之間的降息壓力,各國之間的相對利差,會影響貨幣的升/貶值,進而影響國家經濟成長,相對利差越大,升值壓力也越大。當一國降息,為避免過大的相對利差,常演變成許多國家都有降息壓力,形成降息競爭。

負利率的副作用


1.錢越存越多,消費越來越緊縮

負利率是希望鼓勵銀行放款,刺激消費、提高國內支出以及企業投資。但在最近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中發現,日本的消費者正在擴大儲蓄規模,日本存款依然有增無減,銀行及信用金庫等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史上最高1,053萬億日圓。
為什麼負利率會沒有效果? 可能潛在因素:

一、低通脹使得消費者有更多錢可以存起來。

二、高齡化的人口結構顯得儲蓄更重要。老人家認為銀行儲蓄最安全,喜歡將所有資金放到銀行戶口,因此一直不斷地將退休金和養老金存入銀行。

三、負利率所傳遞的信息是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面對危機,人們往往會囤積和償還債務,而不是花費更多。民眾被迫選擇在「現在」或是「未來」縮減開支,這種超低利率的情況很可能已使得市場消費者對於未來退休金收入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感,於是反而更加勇於儲蓄。

2.銀行獲利受到壓縮

日本在實施負利率後,不但錢沒有流到市場,反而越存越多。如此一來問題就大了,由於大量資金無法借出,就算借出去利息都很低,加上難用買債來收取利息,所以銀行盈利一再下滑。而且過去為了方便存戶,銀行要營運大量分行和自動櫃員機,現在這些都變成了沉重的成本負擔。因此,可以發現實施負利率的歐洲,今年開始銀行陸續傳出裁員整併的新聞。

3.短期內利率很難回升

世界各國不斷的進行負利率與降息競爭,當負利率/低利率常態化時,要回升到高利率時代的機會顯得遙遠與渺茫。

 

負利率如何影響我們的退休?


負利率時代的贏家

1.持有固定(高)利率資產者

2.發債公司/借款人

負利率時代的輸家

1.持有大量現金者

2.浮動利率資產:短期定存、短期債劵(到期後越存越低)

3.定存族

負(低)利率是退休族的敵人,由其是對準備用現金、浮動利率資產與定存退休的人而言。當要退休時,發現利率接進0甚至是負利率,才驚覺退休金所能產生的現金流太少,根本無法支應退休生活。進一步借鏡日本,即使在負利率時代,日本老人家依然認為銀行儲蓄最安全,喜歡將所有資金放到銀行戶口,才能帶來安全感,不過這樣做,卻令自己的退休蒙上壓力。因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要打造不論到多大年紀、只要有意願就能參加工作的「終身不退休」的社會。問題是,我們希望自己80歲的時候,還在為五斗米折腰嗎? 


負利率時代如何保住我們的退休金?


兩岸經濟學家陶冬博士最近在演講中指出,美國邁向零利率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十年全球將進入「零負利率」時代,陶冬警告說:「如果你的錢仍放在銀行,你會死無葬身之地!」他呼籲投資人要及早鎖定利率、尋找具合理回報的好資產。這席話突顯了「鎖定利率」的重要性。隨著全球高齡化的來齡,持有固定(高)利率並且與自己生命等長的資產需求,勢必成為贏家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鎖定利率」? 立刻加入好友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保險賠不賠?





作者:熊國維

家裡有新生兒的爸爸媽媽一定聽人說過,要幫寶寶做自費體檢前最好先投保,避免體檢時發現疾病而影響保險規劃。可是真的這樣做,之後如果檢出「先天性疾病」保險會賠嗎?

自己也是3個孩子的爸爸,4年前女兒出生時,我們就跟多數的爸爸媽媽一樣幫她做了保障規劃。之後,女兒在心臟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卵圓孔未閉合」。慶幸的是,追蹤2年後已經完全閉合。當時我就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到底新生兒先天性的(心臟)疾病,保險賠不賠?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從保險法127條看起。


什麼是保險法127條?


保險契約訂立時,被保險人已在疾病或妊娠情況中者,保險人對是項疾病或分娩,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

白話的說就是,投保時已經有疾病存在,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該項疾病。


新生兒投保容易發生的爭議?


爸媽在不知道先天性疾病存在的狀況下投保,是否適用保險法127條?


為什麼會有爭議?


保險公司主張,先天性疾病在保戶投保時已在疾病當中,屬於帶病投保,依保險法第127條規定,可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可是這與許多爸媽認為,新生兒很多疾病並非外觀清楚可辨識,必須透過精密的檢查。未做體檢前,爸媽根本無法得知自己的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疾病?因此在體檢前投保的當下,並不知道疾病的存在,如何算是帶病投保?


判決書怎麼判?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04 年保險簡上字第 5 號民事判決





結論


法院判定,即使是在不知情先天性疾病的狀況下投保,保險公司仍可以不用負擔該疾病所產生之理賠責任。

這個判決,仍有其他的爭議需要再被澄清。





查看該案例之保單條款,發現並未將「先天性疾病」列入除外不保事項,也就不符合上述財政部所釋之處理原則。(不知本案例中原告為何未提出此處理原則?)


想了解更多心臟衰竭內容請參考照護線上
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5個未來醫學如何影響你的保險?





作者:熊國維

你是否想過,未來醫學對你的保險有什麼影響?
幾乎目前市面上的保單條款在你購買的那一刻就不會再有所變動。可是醫療科技卻會隨時間而不斷更新,哪些新的未來醫學會對我們的保險有影響?一起來看看。


細胞治療(細胞移植算不算手術?)


衛生福利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適用對象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用於大面積燒傷及困難癒合傷口等。

什麼是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的原理簡單來說,是將自己的細胞也就是「自體細胞」,或別人的細胞也稱為「異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或加工程序之後,再將這些處理過的細胞植入患者體內使用,以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之目的,整個植入過程不需要進行動刀手術。
「細胞治療」是未來醫療應用的趨勢,而目前市面上的住院醫療險針對手術所設計的理賠項目,要如何認定?另外衛福部開放的項目中許多屬於「自體細胞」移植,與目前「重大疾病險」條款造血幹細胞移植所定義的「異體植入」並不符合,這部分是否會衍生理賠爭議?


新式癌症篩檢(沒做病理檢驗,癌症如何認定?)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東麗(Toray)研發出只要一滴血液,就可進行各種癌症篩檢的套件。
報導指出,篩檢的準確度高達 95% 以上,業者計畫在 2019 年內就會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製造販賣的核可申請。日經在報導中提到,東麗的這套癌症篩檢套件,已被列入優先審查名單。很有可能在 2020 年,就會獲得日本官方認可。在胰臟癌等癌症的早期發現方面,受到了各界矚目。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醫療(癌症)險保單對於癌症的認定還是限定在「病理檢驗」的方式,對於新式的癌症篩檢方式,保險公司是否可接受認定而理賠?


3D列印器官(算不算器官移植?)


3D 列印界迎來重大突破。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和生物材料「列印」了世界第一個3D血管化心臟,並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研究成果。這也是第一次有人成功設計和「列印」充滿細胞、血管、心房、心室的完整心臟。

如果未來有一天3D列印真的可以「列印」出器官且移植於人體,這樣的醫療技術究竟符不符合保單條款的重大器官移植定義?
目前「重大疾病險」針對重大器官移植,是指因相對應器官功能衰竭,已經接受心臟、肺臟、肝臟、胰臟、腎臟(以上均不含幹細胞移植)的異體移植


數位藥丸(吃了出意外,意外險賠不賠?)


美國 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個專門針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情緒障礙患者的小型可吞嚥傳感器藥丸-Abilify MyCite,用於追蹤患者服用藥物的時間,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態進行持續的追蹤以及監控。

數位藥丸是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態進行持續的追蹤以及監控。可是萬一是因為數位藥丸本身故障,而無法準確監控,患者因此發生「意外」,意外險如何認定是「意外事故」或疾病造成?


在宅醫療(沒住院,住院醫療賠不賠?)


因應高齡社會,日本在宅醫療推廣口號之一「社區即病房,街道是走廊」。在宅醫療不只是把「門診」搬到家,在必要的時候,也讓病人可以選擇「在家住院」,接受積極治療或臨終安寧緩和照護。

目前台灣的「住院醫療險」都很明確的定義是給付「醫院住院」時期的醫療費用,並不包含「在家住院」的方式。面對這樣的方式,保險公司是否會做進一步的調整與放寬?

「以不變應萬變的時代已經過去。」舊保單雖然條款已經無法更新,可是透過持續不斷了解未來不同的理賠案例,依然可以協助我們面對新式的醫療趨勢,讓我們獲得合理的理賠。至於如何規劃新保單?可以考慮選擇保單條款比較有彈性、保障範圍大的保單為主。